[ 行业] “当前,我国工业和制造业正迈向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打造从深度到广度的全面数字化。达索系统希望通过在全球各行业40余年的众多成功案例,携手中国工业和制造业企业共绘数字化转型宏伟蓝图,共同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颠覆性跨越。”近日,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在“2023年达索系统数智创新高峰论坛”上表示。
全球车企也在积极往智能制造和AI工厂上探索。比如,特斯拉正在使用数字设计和铸造砂型3D打印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以削减生产成本。如果验证成功,特斯拉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从头研发一款汽车,进一步颠覆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方式。
中国的汽车厂商也积极拥抱数字仿真技术,加速汽车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周期。前不久,哪吒汽车与达索系统合作,在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全面部署数字仿真技术。根据协议,2023年哪吒汽车在海内外的多个整车及零部件工厂将部署基于达索系统3D体验平台的MOM解决方案DELMIA APRISO。
实际上,这已不是双方的首次合作。“我们之所以与达索系统的合作延伸到下一个阶段,是因为哪吒汽车看到目前数字化技术和仿真应用工具在智能制造领域对提升质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哪吒汽车在整车制造方面也开始投入精力并加强与达索系统的合作。”哪吒汽车首席技术官(CTO)戴大力表示。
借此机会,日前与戴大力,以及达索系统亚太区执行副总裁许善淞展开了对话,了解达索系统是如何帮助哪吒汽车以及其他车企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加快创新周期,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以下为对话精选:
Q:本次活动主要关注智能制造,达索系统在设计、供应链和软件匹配方面都具备全面的能力。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哪吒汽车在设计、供应链和软件匹配方面和达索系统合作的情况?
戴大力:我们与达索系统的合作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自从哪吒汽车成立以来,我们一直专注于自主研发和自主制造。我们拥有自己的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资质,因此我们一直关注从研发到制造转化的各个环节,包括软件和应用的支持。在与达索系统的合作初期,我们更多地关注于研发领域,例如您刚才提到的业务领域,包括造型、工程开发、仿真设计、数据管理和工艺协同等。在制造领域,我们更多地关注于制造工艺仿真和工艺设计等制造转化的数据传递和应用方面。
『哪吒汽车首席技术官(CTO)戴大力』
之所以将与达索系统的合作延伸到下一个阶段,是因为我们看到目前数字化技术和仿真应用工具在智能制造领域对提升质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在整车制造方面也开始投入精力并加强与达索系统的合作。
除此之外,哪吒汽车还加强了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我们成立了自己的零部件公司,在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专注于下一代核心零部件的开发,例如核心电驱动系统、增程器、热泵系统以及智能域控制器等产品。我们在制造领域有更多的扩展领域,重点关注的首先是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以及制造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改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备相应的产品竞争力。因此,在智能制造领域,我们加强了与达索系统的合作应用。
Q:想请您补充一下公司的整合计划和准备攻克的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
戴大力:我们在上个月发布了哪吒的浩智技术品牌2.0,这是我们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目前我们聚焦于五个板块,未来还会有更多。
第一个板块是浩智电驱,因为电驱是电动车的核心,它不仅影响着功率、性能和加速度,还影响效率和总成本。因此,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发。
第二个板块是浩智增程。在传统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转型的过程中,一些用户对充电的便利性、长途行驶和补充能源的便利性有一定的担忧。因此,我们开发了浩智增程,并且已经有车型,可以选择搭载该系统。这样可以让更多的用户从传统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汽车,体验到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浩智增程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包括从电控到发电机,再到机械耦合。
第三个板块是浩智热泵。热泵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低温行驶里程,提升电动车在冬季零下十度以下的充电性能,并改善空调加热系统的用户体验。我们对原有的一代热泵系统进行了高度集成化的改进,将使冬季的续航里程,在现有基础上提升近20%,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不久后就将会开始生产制造。
第四个板块是浩智超算,集成域控系统。两年前,哪吒汽车已经开发了动力域控制器,即将整车和电池的控制集成在一起的控制系统。现在,我们进一步增强了该系统的功能,包括网关、执行控制以及智能驾驶的控制。我们利用了大算力平台进行了组合,该域控系统支持未来的数据交换,包括智能驾驶功能和车控功能的扩展。我们自研自造的这个域控系统在市场上独一无二,具有较高的价值。
第五个板块是浩智滑板底盘,电芯到底盘的一体化开发和设计。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开发和验证,很快将与大家见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技术将逐步在后续车型上扩大应用。
这五个产品都涉及到制造领域,我们不仅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还具备年产10万至15万套的生产制造能力。我们也将面向第三方和社会提供制造能力。
Q:哪吒汽车宣布到2026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实现从汽车制造到高科技企业的跨越,是不是意味着哪吒汽车对整车制造这块相对来说投入更多一些,对高科技技术方面的投入少一点?哪吒汽车现在有多少工厂可以达到线性制造?有标杆案例吗?
戴大力:哪吒汽车宣布到2026年要生产100万辆车的计划,并不意味着对高科技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我们并不仅仅限于整车制造,将继续在高科技方面进行技术投入。哪吒汽车也不会放弃制造的能力,现在的产能基本能够满足整车制造需求,后续就是在效率、质量和运营的效果或者综合能效上面去提升、改善,这部分是我们的核心。而在核心技术打造方面,比如制造领域,我们会强化在数据协同、设计开发效率的提升,在这部分加大投入。我们的目标是,用技术驱动下一阶段的发展,提升整体工厂运营效率和质量,而不仅仅是通过设备投资和扩大产能来实现。我们将在数据、协同和效率提升方面加大投入,以数据驱动和模型算法驱动,来改善工厂运营效率。
『哪吒S(全景看车)』
至于标杆案例,我们最早建设的工厂,位于浙江嘉兴桐乡,在数据管理、质量管理和自动化控制方面有较高水平。我们正在进行工厂建设,今年已经立项,计划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完成二期扩充产能,将基于智能制造的要求提升先进制造水平,以满足未来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在进行多个点的布局规划,结合资源和制造业的需求和特点,不仅限于桐乡地区。
Q:哪吒汽车跟达索系统合作中的角色和定位如何?
戴大力:在智能制造这个领域,哪吒汽车有两方面的需求,一个是在整车制造,除了刚才提到新的工厂布局以外,还有一部分海外的产能布局。我们今年3月份在泰国建立了一个科技工厂,在国内和海外的制造上,我们其实已经跟达索系统在MOM方面开展了合作。第二个板块是智能零部件,刚才提到了浩智技术品牌2.0的五个领域,这个就更加深入具体,从研发到制造的一体化到交付的一体化,到高效的运营,这部分面向更深层次的制造的管理过程。除了在研发端的工程仿真工具开发应用以外,我们在这两个面向制造的领域都跟达索系统有合作。我们在8月份已经跟达索系统签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面向未来哪吒汽车核心研发技术到量产转化,和达索系统在进行关于质量和效率、成本提升方面的合作。我们认为这是决定产品可制造性的未来的关键。
Q:在新能源赛道上,汽车研发体系以过去的硬件为主导,到现在的软件定义汽车,您能不能再跟我们总结一下,达索系统具体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价值?特别您刚才提到的降本和提高效率,这些是怎么实现的?
戴大力:如今,汽车研发对时间周期、研发成果的转化和一次性成功率的要求,比过去的市场竞争要求更高。达索系统对研发端提供了全面的支持,从造型到工程、仿真、工艺和研发的协同,包括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合作,都有相应的软件应用和具体的开发工具应用。这些支持对缩短研发周期、快速验证和提高成功率非常关键。可以说,离开这些工具,已经无法满足这种成果需求,这是不容置疑的。下一步,除了从研发端到数据到实物的转化外,我们还需要利用工具和软件,强化从批量生产到设计成果的稳定交付。
Q:哪吒汽车要打造一个高科技公司,在智能制造上,现在碳中和话题在全球范围内也比较火,包括可持续制造、材料选择,还有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不知道哪吒汽车在这块怎么部署?
戴大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在我们面临出海需求的情况下,在碳中和这方面,我们目前主要关注欧盟市场,因为它对碳足迹的计算和认证要求非常高。在整车领域,进行完整的碳足迹计算或通过认证仍然相对困难。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行业更关注独立的零部件或小型总成的碳足迹情况,例如很多企业已经公布了自己产品的碳足迹数据。国家正在积极推动整车级产品的碳追踪和碳足迹计算方法的发展,我们也积极参与并加入到这个领域中。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可以对外展示和公开的方案,但我们相信我们会最终拿出成果。
Q:哪吒汽车正着手进军欧盟市场,前不久欧盟提出反补贴政策,对我们的进展会有影响吗?
戴大力:我们密切关注着这个领域的变化,并且注意到国内和欧盟之间的关系。我们国家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也在关注这一变化,因为这是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我们也在调整我们的方法和方式。例如,在一些敏感地区或政策尚未确定的地区,我们可能选择放缓脚步,观察其趋势。然而,最终产品是否被用户接受是核心选择的因素,因为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地区,消费者需求始终是最重要的。尽管政府有导向或一些限制或促进政策,但最终还是消费者决定购买。如果市场由消费者驱动,我们相信我们的产品实力,或者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实力,将能够造福更多用户和消费者。
Q:您一开始就说过,咱们现在除了整车制造之外,还开展了下一代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您觉得从传统的整车制造到加入核心零部件研发的过程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什么?与达索系统的合作又能为哪吒汽车提供哪些助力?
戴大力: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为什么我们从传统的与整车厂商合作的方式,转变为自己建立核心零部件制造厂?一方面是因为市场竞争和创新的需求,例如我想要实现一些特殊的创新点,为用户带来新的价值和体验,目前来看,通过现有供应商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这些创新点,如果依赖供应商,将降低我们的速度。为了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我们会加快这个过程,因此当找不到供应商方案时,我们会自己投入核心关键领域的制造。
第二方面是在科技整合能力上,具有高价值性。我刚才提到的这些零部件都非常重要,既具有关键性能,又具有高价值。通过自主研发,在这个领域进行垂直整合,可以快速进行技术迭代。从制造到产业一体化,可以加快创新速度,同时降低成本。将这些利益转移给消费者,从而提高整车效率,这是我们思考的逻辑。
在这个背景下,回到达索系统这个话题上,达索系统提供数字化的解决方案,从研发到制造,从想法到实物,涵盖了开发到仿真、协同设计、数字化模型到实物实验验证的整个环节。达索系统提供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包括后期制造领域的稳定质量、高效时效和面向下一代快速迭代的提升。我们希望在业务发展的方向上,借助达索系统的能力,逐渐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
Q:中国的电动汽车公司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扩大生产的?我认为它们与传统工厂大不相同。
许善淞:中国的电动汽车工厂跟传统车企工厂是不一样的,怎么通过达索系统的技术帮助这些车企拓展他们的海外业务呢?今天的峰会也专注于讨论如何在3DEXPERIENCE平台上集成所有的技术。其中一个关键是我们的虚拟孪生技术,特别是在工厂生产系统方面的应用。这需要加强中国企业能力建设,在本地行业中积累知识和最佳实践,打造一些标杆案例。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些成果形成商业套餐或可复制的成果,复制到其他国家。也就是说,我们先在本地打造标杆项目,创造一些最佳案例,比如涉及到生产模块或生产系统,然后通过虚拟孪生技术作为一个浓缩,将其复制到其他国家作为样板来扩展和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达索系统亚太区执行副总裁许善淞』
另外,虚拟孪生技术在完善或进行工厂生产系统仿真时,对工厂工人,特别是具有技术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工人的培训也非常有帮助,这涉及到工厂的运维层面。因为我们客户公司计划在海外建厂,不可能只建一个,当建多个工厂时,如何确保所有工人的技术培训行之有效,比如设备的消毒、一些仿真操作或设备的实操等技能,你需要以一个标准或模板的方式快速进行能力提升。我们的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实现这样的突破。
我们之前一直关注资产的问题,但实际上资产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就是人力资产,即人才和高技术人才所具备的行业知识和技能。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产。
Q:达索系统会加大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在您观察来看,中国制造业在智能化转型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征?尤其与亚太其他国家相比较。
许善淞:我认为中国相比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亚太国家,最大的区别就是制造的效率,生产系统制造端的效率。过去几年中国在生产系统方面积淀了很多的行业知识,制造系统从最开始单纯的组装发展到一个车的模型的组装,到后面同一个产线的多模型的组装,进行了很多跨越、迭代和转型,这其中中国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这都助力了中国目前的众多创新突破,也会进一步提高中国在生产系统方面制造端的效率,从而优化产品开发流程和产品开发的质量。此外,还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是“2030双碳”战略。这个愿景不断加速中国企业在制造板块的创新,不断加强与上下游供应链、生态链的联系,包括端到端整个流程的覆盖,以及对碳足迹的追踪和管控。很多制造型企业都在努力寻求满足ESG的认证标准,将可持续发展列为重中之重的战略。而可持续性是达索系统发展的核心,因此,达索系统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这方面的技术,在制造行业的价值端、价值供应链助力更多高质量的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Q:想了解一下贵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计划,正如您刚才提到的,中国是达索系统最重要的市场,那么在未来的两三年里,贵公司有什么打算?
许善淞:大中华区是达索系统系统目前最重要的大区之一,达索系统对于中国市场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是怎么样的呢?五年前,大中华区做出一个决定,就是我们要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中华区总裁张总跟我们的团队,以及我们的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了“喜马拉雅计划”。这个计划中,达索系统不仅要加大中国市场的覆盖、深耕中国,也要拓宽足迹,与合作伙伴和生态社群一起合作,去赋能更多的产业集群。这些合作伙伴他们自己也要加大投资,我们同舟共济,一起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中小型企业一同成长。“喜马拉雅计划”里有两大团队,一个是战略客户的团队,一个是针对覆盖的中小型区域的团队。行业战略客户团队就是在标杆客户当中打造出标杆的成功案例,然后再去其他区域里面进行推广复制。我们跟很多城市和省份的政府建立了达索系统赋能的创新中心,就是希望在加深覆盖的同时拓宽我们的生态群落,覆盖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这些大型龙头企业的资助、背书可以帮助达索系统更好地去拓展在中国的市场。
- 查看同类文章:
- 电动车车闻
- 行业视角
- 更多精彩内容:
- 后市场
- 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