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整合全国新车供求信息,打造上下游商家资讯平台

1月SUV销量榜:合资车型溃败,长安、问界是最大赢家

选车买车 2024-02-21 浏览(79069)

按照惯例,因为12月优惠大,加上提前消化订单,接下来的1月是传统销量淡季,但今年1月是例外,SUV销量排行榜TOP15中,多数SUV车型销量大涨,一方面,消费者的确青睐SUV,另一方面,价格战和新车频繁发布,也刺激了消费。

具体来看,合资和自主的较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1月SUV销量榜上,合资品牌整体呈现出颓势,前15名中只占到6款,前10名中只有2款,前5名中仅有2款。相比之下,自主品牌表现更好,包揽冠亚军,6款车型月销破2万,其中长安CS75PLUS销量更是达到40496辆,也是榜单中唯一破4万的车型。

长安CS75 PLUS 最低售价:9.79万起 最高降价:2.00万 图片 参数配置 询底价 懂车分3.73 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 车友圈77万 车友热议 二手车6.35万起 | 509 辆

长安CS75PLUS过去也拿到过冠军,但受到电动化影响,虽说稳居前五,但始终不敌新能源车型特斯拉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和宋PLUS DM-i(图片|配置|询价)。1月罕见夺冠,CS75PLUS帮助长安实现了开门红。一方面,CS75PLUS本来就很受欢迎,另一方面,优惠力度大,1.5T次顶配12万左右就能落地,配置、空间还远在同价位的合资车型之上,卖得好是在情理之中。

问界M7 最低售价:24.98万起 图片 参数配置 询底价 懂车分4.07 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 车友圈8.4万 车友热议 二手车19.30万起 | 34 辆

问界同样迎来了开门红,仅问界M7一款车型1月销量就达到了29997辆,这还是产能没有完全释放的成绩。不过不得说,问界M7改款成功,车身、底盘含铝量大幅提升,还用上了CDC可变阻尼悬挂,最主要的是推出了支持高阶辅助驾驶的智驾版,产品力提升明显,另外,价格也下探到了24.98万,性价比也上来了,热销不意外,但月销近3万,比特斯拉、比亚迪还卖座,还是很让人吃惊,毕竟同级别的理想L7销量也不过13343辆。

宋PLUS DM-i 最低售价:14.48万起 最高降价:1.00万 图片 参数配置 询底价 懂车分3.85 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 车友圈56万 车友热议 二手车9.50万起 | 257 辆

比亚迪是自主品牌中的最大赢家,宋PLUS DM-i和宋Pro DM-i两款主销插混SUV都进入了前10,销量分别是23787辆和19952辆,在众多对手的围攻下,能有的成绩已经很优秀。另外,比亚迪元PLUS虽说不如12月表现亮眼,但也卖出了16831辆,排在榜单第13位,是销量最好的纯电SUV之一。

元PLUS 最低售价:12.98万起 最高降价:0.60万 图片 参数配置 询底价 懂车分3.76 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 车友圈15万 车友热议 二手车9.88万起 | 109 辆

进入前十名的车型中,自主品牌SUV还有吉利星越L、哈弗H6和奇瑞瑞虎8,前两者都是榜单中的常客,其中哈弗H6还多次夺冠,被称作是国民SUV,但目前来看,重回第一难度不小。相比之下,瑞虎8上榜比较罕见,不仅月销突破了2万辆,还跻身前十,一方面奇瑞三大件足够可靠,另一方面,奇瑞旗下车型普遍都有很高的性价比,比同级自主品牌车型更便宜,所以这些年保持热销。

瑞虎8 PLUS 最低售价:10.29万起 最高降价:1.50万 图片 参数配置 询底价 懂车分3.72 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 车友圈15万 车友热议 二手车6.88万起 | 74 辆

合资品牌中,日系车找对了节奏,销量最好的是本田CR-V,1月销量26872辆,燃油、混动、插混三款车型齐发,再有2万左右的优惠,帮助CR-V实现了热销。再看丰田旗下车型,虽说排名靠后,但有锋兰达、卡罗拉锐放、RAV4荣放3款车型上榜,是合资最大赢家。至于德系品牌,仅有上汽大众途观L一款车型上榜。

本田CR-V 最低售价:16.39万起 最高降价:4.50万 图片 参数配置 询底价 懂车分3.80 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 车友圈58万 车友热议 二手车1.68万起 | 1180 辆

排名第三的特斯拉Model Y比较特殊,属于独资车型,虽说销量不如12月,但还是高达29912辆。一方面,12月冲量消化了大量订单,另一方面,每季度首月,特斯拉会优先供应海外市场,国内销量自然会略低,不过因为老款优惠和新款上市,整体销量依旧出色。

Model Y 最低售价:25.89万起 图片 参数配置 询底价 懂车分4.04 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 车友圈24万 车友热议 二手车17.99万起 | 903 辆

从1月SUV销量排行榜上,可以看出国内汽车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自主品牌占比继续提高,新能源车型势不可挡,逐渐超越传统油车,尤其是Model Y和问界M7更能说明问题,两款车型虽说价格都在25万以上,但依然进入了前三,而比亚迪的宋家族和元在众多竞品围攻下依然保持坚挺,可见国内消费者对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不过,消费者也并未完全放弃油车,降价和智能化是制胜关键,CS75PLUS就是很好的例子。2024年刚刚开始,接下来的竞争还会更加残酷,谁能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